天主教國家習慣在耶誕節擺放「模擬耶穌誕生」的馬槽裝飾,羅馬每年更盛大舉辦「國際100個馬槽展」。台灣今年由台南教區以排灣族造型參展,首度奪下季軍佳績。

國際馬槽展日前舉行頒獎典禮,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王豫元、參展國大使、當地文化界人士等200多位嘉賓應邀出席,大會主席梅納莉亞(Mariacarla Menaglia)親自頒發獎牌、獎狀、道賀信函予王豫元。

評審認為,台灣作品蘊含強烈的情感,一方面表達了耶穌誕生環境的貧寒卑微,另一方面嬰孩耶穌張開雙手似乎想要擁抱全世界,又傳遞了對比的歡騰喜悅,作品無論材質或呈現形式都相當精緻。

台南教區今年遴選出一座最能代表台灣特色的馬槽,在外交部、駐教廷大使館協助下空運到羅馬參展。展品主題為排灣族原住民,除了讓聖母馬利亞、丈夫約瑟、嬰孩耶穌都穿著原住民傳統服飾,馬槽本身也用原住民的石板屋呈現。

根據展品說明,石板屋不只體現台灣民族風情,也符合當前環保、科技建築思潮,因為石板屋是依照地形建造,具有防災、防動物侵襲、冬暖夏涼等功能。此外,石板屋材料是使用2009年台灣八八水災漂流樟木的樹頭製作而成。

台灣多次參加國際馬槽展,今年是首度獲獎。獲得國外組第一名的是智利,第二名為匈牙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